唐、李白 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
夫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也;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也。而浮生若梦,为欢几何?古人秉烛夜游,良有以也。况阳春召我以烟景,大块假我以文章。会桃李之芳园,序天伦之乐事。群季俊秀,皆为惠连;吾人咏歌,独惭康乐。幽赏未已,高谈转清。开琼筵以坐花,飞羽觞而醉月。不有佳咏,何伸雅怀?如诗不成,罚依金谷酒数。
天地万物,生死归原。其生若浮,其死若休。迢迢光阴,不过是古往今来的过客,不足为奇。你来我往、匆匆而过,逆旅岿然。人生若梦、亦真。且辨不明那欢乐究竟为了什么?
古人秉烛夜游,想必也是有其道理的。“天上日月,地上山川,以及动物、植物等,均有文采”(刘勰《文心雕龙·原道》)温煦的阳光赐予我美好的景致,大自然的奇思妙想更是给予我下笔题词的灵感。于是我和一帮弟兄们聚集于此,得享那天伦之乐。众兄弟皆文采出众、相貌俊俏好比谢惠连(南朝宋、文学家),而我的诗词歌赋却远比不上康乐王(谢灵运,晋时袭封康乐公。因自来性情乖张,得罪了朝廷,被降至为康乐侯,故又称谢康乐。“康乐每对惠连,辄得佳句”传闻谢灵运《登池上楼》中名句“池塘生春草,园柳变鸣禽”就是因为在梦中得见谢惠连而作。)
众人优雅的谈吐、文辞还未消退,已经因为这惬意的环境而转为清谈。契合实景。筵席摆在花木中央,醉卧在明净的月光下,更添加了一丝舒适。这等次第,未有佳词、歌赋,何以抒发情怀?如若此等良辰美景都不能作出好词,那么我甘愿罚酒三斗了。
浮生若梦,为欢几何?李白这首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由虚无之词开始,愁怀人生的虚空、梦幻。而后博古论斤,陶醉在此情此情中,抒发此词。
所谓文人,风流骚客,自然比凡人百姓多了一分愁怀,可叹大自然的美轮美奂,让李白都不禁感叹生活的美好。
“一沙一世界,一花一菩提”。佛在灵间,众人问法。佛自顾冥思,不言不语。只拿起一朵花,示以众人。弟子皆不解其意,唯迦叶尊者释眉微笑。
拈花微笑,人世间的奥秘,不过在这一朵寻常的花中。
二零零九年 三月
评论